dcsimg

分布

provided by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
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北部高緯度地區,亦曾記錄於南半球的澳洲地區。分布於南海,從智利、巴塔哥尼亞、阿根廷、納米比亞、南非、澳洲、紐西蘭及次南極島。台灣採自於花蓮及成功外海。
license
cc-by-nc
copyright
臺灣魚類資料庫
author
臺灣魚類資料庫

利用

provided by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
罕見大型深海魚種,低經濟價值,肉可在市場販售。
license
cc-by-nc
copyright
臺灣魚類資料庫
author
臺灣魚類資料庫

描述

provided by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
身體肥碩,近圓桶形。吻圓鈍,短且圓錐形。口前吻長相當於口寬,兩背鰭基部的距離約占吻到第一鰓裂的距離的80%以上。上排牙齒細長,下排牙齒短,尖齒傾斜分布。側邊棘刺大,空間寬,從皮膚傾斜向上。第一背鰭插入點比胸鰭較接近腹鰭;兩背鰭間距離占全長45-53%。背鰭小,無棘刺;第二背鰭與第一背鰭大小相當。第一背鰭的高約為尾鰭前長度3%。胸鰭尖端圓寬。尾鰭不對稱。上排齒37-48列,下排齒49-59列;總脊椎骨數36-38個,尾前脊椎骨數30-31個。魚鰭成藍黑色中帶不均勻的灰粉紅色;通常覆蓋著深棕色的黏膜;吻部下側,上唇和嘴深色具有光澤。新鮮時,背部表面上可能具有小白點。(陳柔蓉、林沛立2012/11編寫)
license
cc-by-nc
copyright
臺灣魚類資料庫
author
臺灣魚類資料庫

棲地

provided by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
約生活在水深300-1440公尺的大陸棚及大陸斜坡區,卵胎生。高緯度地區的睡鯊常出現在沿岸地區及潮間帶。低緯度地區的睡鯊可能不會游到海面,而是潛入至少深達2000公尺的深海區。主要攝食底棲性生物例如魚類、章魚、烏賊、甲殼類及螺貝類等。卵胎生,每次可產300仔魚,初生幼體長度可達42公分。
license
cc-by-nc
copyright
臺灣魚類資料庫
author
臺灣魚類資料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