丝鳍紫鱼(学名:Pristipomoides filamentosus),又稱絲鰭姬鯛,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笛鲷科紫鱼属的鱼类。分布印度太平洋區,從東非至夏威夷群島、大溪地島,北起日本南部,南迄澳洲東部、豪勳爵島海域,棲息深度40-400公尺,本魚眼間隔平坦,下頜稍突出,胸鰭長延伸至肛門,背面和側面的顏色從褐色到薰衣草或紅紫色,吻部和眼間隔狹窄具黃線和藍點;背鰭及尾鰭邊緣橙紅色、淡藍色或淡紫色,背鰭硬棘10枚;背鰭軟條12枚;臀鰭硬棘3枚;臀鰭軟條8枚,體長可達100公分,生活在岩石底質海域,會進行垂直遷徙,夜間覓食,屬肉食性,以魚類、甲殼類、端足類、海鞘等為食,為高經濟價值的食用魚及遊釣魚。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留尼汪。[1]
虽名紫鱼,它是浅棕色。在夏威夷附近,成年鱼体重12-18英镑[2]。
丝鳍紫鱼(学名:Pristipomoides filamentosus),又稱絲鰭姬鯛,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笛鲷科紫鱼属的鱼类。分布印度太平洋區,從東非至夏威夷群島、大溪地島,北起日本南部,南迄澳洲東部、豪勳爵島海域,棲息深度40-400公尺,本魚眼間隔平坦,下頜稍突出,胸鰭長延伸至肛門,背面和側面的顏色從褐色到薰衣草或紅紫色,吻部和眼間隔狹窄具黃線和藍點;背鰭及尾鰭邊緣橙紅色、淡藍色或淡紫色,背鰭硬棘10枚;背鰭軟條12枚;臀鰭硬棘3枚;臀鰭軟條8枚,體長可達100公分,生活在岩石底質海域,會進行垂直遷徙,夜間覓食,屬肉食性,以魚類、甲殼類、端足類、海鞘等為食,為高經濟價值的食用魚及遊釣魚。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留尼汪。
虽名紫鱼,它是浅棕色。在夏威夷附近,成年鱼体重12-18英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