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csimg

長鰭線指䱵 ( Chinese )

provided by wikipedia 中文维基百科
注意:本页面含有Unihan扩展A区用字:「」。有关字符可能會错误显示,詳见Unicode扩展汉字
二名法 Nemadactylus macropterus
Forster,1801 Range (in blue)
Range (in blue)

長鰭線指[1],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唇指的其中一毛利語稱為Tarakihi。分佈於南半球澳洲南部、紐西蘭,以及南美洲南部大西洋海域。

此魚通體銀色,惟在頭後方有一月形黑帶。另外其胸鰭一棘特長,為其特徵。[2]幼年生長在淺水礁石間,成魚游出外海,生活在400公尺的海底。長30至60公分。是一種食用魚,在紐西蘭更是第二大商業魚類,以拖網方式捕撈。二次大戰後年產量為3,500-6,000噸之間。

參考資料

  1. ^ 原字為「魚翁 (造字).jpg」。
  2. ^ Tarakihi, A. H. McLintock編,《紐西蘭百科全書》,1966年。
 title=
license
cc-by-sa-3.0
copyright
维基百科作者和编辑

長鰭線指䱵: Brief Summary ( Chinese )

provided by wikipedia 中文维基百科

長鰭線指䱵,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唇指䱵科的其中一毛利語稱為Tarakihi。分佈於南半球澳洲南部、紐西蘭,以及南美洲南部大西洋海域。

此魚通體銀色,惟在頭後方有一月形黑帶。另外其胸鰭一棘特長,為其特徵。幼年生長在淺水礁石間,成魚游出外海,生活在400公尺的海底。長30至60公分。是一種食用魚,在紐西蘭更是第二大商業魚類,以拖網方式捕撈。二次大戰後年產量為3,500-6,000噸之間。

license
cc-by-sa-3.0
copyright
维基百科作者和编辑